四月四日早晨,筆者用著早點,隱約聽到翡翠新聞台報道:「……葡萄牙高爾夫球公開賽……帕布羅馬丁打出低標準(頓一頓),兩桿領先……」,耳朵馬上豎起來。
雖然只是數秒的廣播,可喜的是,作為香港大眾媒體,一向被中產觀衆視作以「師奶」和「新移民」為收看對象定位的無線電視,已把高球賽事結果列作主流新聞報道;可憂的是,無線撰寫的新聞稿還是有瑕疵,或是報道員對高球認識不夠,口快讀漏一個字,把原文意思反差。
以常理推測,原稿應是一氣呵成,但饒口非常的「打出低標準桿兩桿領先」,而不是「打出低標準,兩桿領先」,令普羅大眾以為打高爾夫是以「打出低標準」為目標。漏了一個「桿」字,真是差之亳釐,謬以千里。但「攪笑」程度,還未及香港廣播史上的一大經典 ——電台播音員把「波羅的海」(Baltic Sea)唸作波羅嘅海!
Lost in Translation
想深一層,這件「低標準」失誤,只怪用在高爾夫球中很多英文術語,還沒有詞達意達的中譯名。首先par這字本是同等、同價(股票)、等值或標準的意思。高爾夫球場上每個「洞」的設計,有不同的地勢和距離,設計師便估計以一般人的能力,要用多少桿才能把球從發球台上,一桿接一桿地向前打,直到球打進入果嶺上的洞內作為標準;如果估計是三桿可完成,便稱為par 3 hole,四桿便稱為par 4 hole,五桿便稱為par 5 hole(Par 5以上的設計亦有,但甚少)。中文一般便把par譯作「標準桿」,par 3 hole便譯作「三標準桿洞」或中西合璧說成「par 3洞」可也。
換言之,par(標準桿)是用來形容球洞設計,大多指距離長短,代表要求完成某一球洞的標準桿數,但實際上,球員做不做到,卻是另外一回事。此時,par便用來衡量球員技術的標準。例如球員能在一個「三桿標準洞」剛好以三桿完成,我們稱之為打到了par(標準桿),這裡的par便變成動詞,中文繙譯成「打到了標準桿」便有點不倫不類。香港人說成「par 咗」、「par 到」、「打唔打到par?」或「你par 唔 par 到呀?」倒貼切些。
另外,當「par唔到」時,便出現兩個可能:一是比「打到par」需要的桿數少;二是比「打到par」的桿數多。那末,我們便要用上「under par」或「over par」這兩字,中文譯作「低標準桿」和「高標準桿」,更加深誤解,因為英文的under和over,是「之下」和「之上」的意思,譯作高低給人一個好壞的錯覺,以為高是好、低是不好;高爾夫便恰恰相反,「under par」(低標準桿)的成績比「over par」的(高標準桿)好。把事情弄得更複雜的是,我們在紀錄桿數時,又用了「-」和「+」符號來代替under和over,譯出來的中文更混亂,有些叫「正」和「負」;也有叫「加」和「減」;令人以為「負二桿」是輸了兩桿的意思;「減二桿」是賞還是罰?唉!一個簡單的計分法馬上lost in translation!
小鳥老鷹柏忌
就算沒有迷失於翻譯中,蘇格蘭人也許早知這樣的計分法會引起混亂,創出一個統一叫法,用球場見到美麗雀鳥種類來歌頌好成績,用birdie(小鳥)代表比「打par」少一桿、eagle(老鷹)代表少兩桿、albatross(信天翁)代表少三桿等;而打得不好便賴有妖魔作梗,多了一桿則叫bogey(妖怪的意思,音譯柏忌)、多兩桿叫double bogey(雙柏忌——兩隻妖怪搞你)、多三桿叫tripe bogey(三柏忌——三隻妖怪搞你)等。
這樣,什麼低標準桿、高標準桿、正、負、加和減等冷冰冰的詞彙一掃而空,換來盈溢鳥語花香滲雜善惡分明的畫面,這正是古代高爾夫貴族睿情的文化反照,延續至今天。
最後一提,一場球賽十八洞下來,成績是以加起來的總桿數結算。打了多少個par、小鳥、柏忌或老鷹等只是一個過程的紀錄。通常十八個洞加起來「洞的par數」是72,球員打出74桿,我們便說成 2 over par;打出68桿,便說成 4 under par。中文媒體便繙譯成「高標準桿兩桿」和「低標準桿四桿」,雖然對不打高球者難以理解,但也算是正確的。如果以上連「桿」字也省掉,變成「高標準」和「低標準」,便是百分百濫竽充數了。(完)
#####
本文原刊於《信報》,現經作者修訂重刊。
[ #文化 ]